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精品网站一区二区三区网站,青青草国产97免费观看,中文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首頁>信息公開>政策>省委省政府有關文件
索   引   號:/2024-00129 分          類:綜合政務
發 文 機 關: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 發 文 日 期:2024-09-05
名           稱:中共海南省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奮力爭當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的實施意見
文           號:無 主   題   詞:無
時   效   性:有效

中共海南省委
關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奮力爭當新時代改革開放示范的實施意見
(2024年8月31日中國共產黨海南省第八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結合海南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深刻把握海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

海南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海南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自由貿易港建設成型起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橫跨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前后,是海南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機遇期,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改革攻堅期,動力轉換、結構優化的發展窗口期。面對改革開放的艱巨任務,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始終保持勇于擔當、大膽探索、一往無前的改革闖勁,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動力、要活力、要紅利。

推動海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錨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以高水平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以深層次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爭當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打造展示中國風范的靚麗名片,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海南篇章。

推動海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到二〇二五年底前,如期實現封關運作,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基本建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全面鋪開。到二〇二九年,完成本實施意見提出的改革任務。到二〇三五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體系和運作模式更加成熟,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加完善,優質公共服務和創新創業環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

二、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提升地方經濟治理能力

1.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揮國有經濟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四大主導產業中的戰略引領作用,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建立健全省屬企業主業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加快省屬企業橫向聯合、縱向整合和專業化重組。完善具有海南特色的國資管理監督體制機制,修訂省國資委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授權放權清單。支持海南控股、海南農墾做強國有資本投資運營主體,發揮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國有資本金補充功能,提高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效率。積極探索建立海南省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完善海南省國有企業分類考核評價辦法,制定差異化、多元化、激勵與約束并重的動態評價體系,對省屬國有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經營業績考核。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和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場化的薪酬體系。

2.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支持民營企業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規定。大力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統籌用好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和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的領域。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研發相關技術、提供產品和服務,支持向民營企業開放科研基礎設施、共享使用省大儀平臺科研儀器資源。加快組建企業續貸資金池,健全民營企業增信制度。持續支持和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發行公司債券等方式實現直接融資。推動“綜合查一次”改革,打造“審管法信”機制融為一體的全省跨部門綜合監管服務體系,構建涉企活動統籌監測機制,規范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和涉企服務活動。

支持和引導各類企業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健全培育和服務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體制機制,實施上市公司培育“尖峰嶺”行動,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市轉新”,加快建設更多國內外一流企業。

3.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健全預算制度,統一預算分配權,深化零基預算改革,不折不扣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完善預算績效評價制度。強化各類收入統籌力度,適當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財政比例。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省和市縣財政關系。適當加強省級財政事權。結合財力逐步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提升市縣財力同事權相匹配程度。落實全口徑地方債務統計監測監管要求,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投資基金與創新投資基金引導作用。用好專項債券作為項目資本金政策,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結合國家稅制改革方向,適時推動實施銷售稅改革,適時實施個人所得稅三檔累進稅率、企業所得稅行業負面清單管理。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推進智慧稅務建設。

出臺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完善專業化普惠金融經營機制,健全支持普惠金融的考核激勵機制和盡職免責機制。提升制造業金融支持水平,建立重點產業常態化項目推薦機制。加強對科技型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供給。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自主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等的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省內法人銀行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小微債券和資本補充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用于綠色低碳項目建設運營。探索開展國際碳排放交易試點。豐富養老金融服務供給。優化各類投資基金、私募基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海南設立或控股金融機構。推動外資金融機構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外的領域和業務。提高人民幣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貿易、直接投資等領域的使用水平。探索推進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業務。發展多元股權融資,推動區域股權市場改革創新。健全監管問責制度,完善央地協同的金融監管體制。

4.更加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以海南自由貿易港公平競爭條例為核心的公平競爭制度體系。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機器管招投標”系統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建設。規范招商引資法規制度,構建高水平招商引資模式。深化地方標準管理制度改革。

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完善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要素價格的機制,健全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完善跨海電力聯網通道,深化與我國南方區域各省區電力互濟、協同保供機制。優化居民用水用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落實天然氣價格上下游聯動機制。

持續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開辟瓊州海峽滾裝運輸新通道,開行島外至海南的集裝箱冷鏈班列,優化完善民航境外航線財政補貼政策,加快通行附加費改革。

持續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支持范圍。推動免稅購物差異化精細化經營,加快“免稅+”行業融合,持續擴大離島免稅消費。積極推進首發經濟,鼓勵引進高能級首店落地。制定打造大型消費商圈指導意見,建設高水平全島商業設施體系,健全旅游消費投訴先行賠付機制,打造海南“放心消費”閃亮名片。

5.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健全平等保護產權的法規規章,完善政府守信踐諾、失信責任追究及責任倒查機制,打造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深化營商環境指標動態監測和評估。健全涉企產權保護案件的申訴、復查、再審等機制。深化知識產權“五合一”綜合管理體制改革。加快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建設,打造海口高新區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示范區。持續推進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海口、三亞分中心建設。強化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專業指導和行政裁決。探索知識產權評估、流轉及融資風險補償機制,支持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

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極簡審批條例。完善“海易辦”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打造全國一流的“一網通辦、一網協同、一網監管、一網統管”的政府數字化管理服務體系。推行重要產業合規指引。構建“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體系。深入推進“誠信海南”建設,形成一個平臺、一套信用檔案、一個信用碼、眾多應用場景的信用體系。完善注冊資本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優化“海南e登記”系統。深化企業注銷“一件事”改革。

三、健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

6.健全發展“五個圖強”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充分發揮“三度一色”資源稟賦優勢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優勢,聚焦“五個圖強”,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健全投入增長機制。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培育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推動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向新質生產力項目聚集。

圍繞“向種圖強”,加快建設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大力發展“種源+種業+種市”南繁產業,創新省級品種審定和新品種保護同步試驗機制,高水平建設南繁硅谷。圍繞“向海圖強”,出臺促進海洋經濟方面的法規,積極發展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生物醫藥、現代海洋服務業等新興海洋產業。建設南山國際科考母港、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深海),建立深海試驗設施統籌協調機制和測評標準體系。推進重點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生產性試采、陸架海底礦產勘查開發等項目。圍繞“向天圖強”,加快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建立商業航天發射標準體系和制度規范,形成商業航天常態化發射能力。加強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等商業航天領域產業發展政策供給,推動商業航天+旅游發展。出臺海南省低空經濟發展規劃,拓展豐富應用場景。圍繞“向數圖強”,出臺促進數字經濟、國際數據中心發展等方面的法規,加快發展電子信息制造、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等特色數字產業,全力推進智慧海南建設。圍繞“向綠圖強”,推動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打造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統籌推動綠氫“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島,全面謀劃打造海南“低碳島”。

7.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向先進制造業,大力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體系。全面加快“智改數轉”。支持海口建設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和全國數據標注基地試點城市。支持海南生態軟件園向創新驅動和應用驅動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數字加工貿易區,培育數據標注、來數加工、游戲出海、跨境電商(直播)、衛星數據服務等數字貿易特色場景,支持數字貿易細分領域和經營主體發展,打造數字貿易集聚地。建設全業務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加快建設連接東南亞國家及香港的國際通信海纜,適度超前部署衛星互聯網、萬兆光網、電力算力“一張網”等設施,打造“萬兆自貿港”。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推進海南數據產品超市實體化運作,組建省級數據要素運營主體,建立健全數據要素交易流通體系。

8.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聚焦電信服務、醫療健康、金融服務、文化教育、種業合同研發組織、專業服務等重點領域,建立健全高標準服務業開放制度體系。出臺推進服務業進一步擴大開放試點措施,有序推動擴大電信、教育、醫療、金融等領域開放。支持建設海口江東新區“現代服務業綜合示范區”。持續釋放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試點示范效應,一體推進“醫藥研產城”建設,引進外資獨資或合資舉辦高水平醫院。探索教育開放新機制,依托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等教育對外開放平臺,加快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大力引進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職業院校在海南獨立辦學,鼓勵國內外知名院校設立分支機構或開展合作辦學。完善中介服務機構法規制度體系。推進服務領域不同行業標準、規則、政策協調統一,開展重點領域高端服務認證。創新適應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方式。

9.加快構建高質量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領航企業,推動石油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健全產業鏈“鏈長制”招商機制。建設完善支撐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和要素資源統籌制度。強化產業鏈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機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的剛性約束。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聯動發展,創新建設高水平產業園。利用粵瓊、滬瓊、湘瓊等省際合作,打造跨區域飛地經濟,主動融入國家重點產業鏈優化布局。加快培育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全產業鏈。實施石化新材料產業強鏈延鏈補鏈。培育集研發、生產、銷售、展示于一體的生物制造全產業鏈。

10.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出臺海南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加快推進美蘭機場三期、三亞新機場、博鰲機場三期、東方機場、湛海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出臺海南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完善跨方式、跨部門、跨區域的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協調機制,加快構建新型基礎設施規劃和標準體系。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開發區、水利水務等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拓寬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加快推進海南鐵路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機制,形成多源互補、區域聯網、城鄉統籌的全鏈條供水體系。加快推進天然氣管網基礎設施建設。

四、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11.全力推進全島封關運作。舉全省之力決戰封關運作“一號工程”,推進封關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壓力測試清單各項任務如期完成,確保2025年底前封關運作。持續完善與封關運作配套的政策制度、產業體系、封關設施、系統平臺、管理能力。推動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征稅商品目錄、禁止限制進出口貨物物品清單以及海關監管辦法,研究出臺“二線口岸”運行管理辦法,根據需要不斷優化政策制度設計。強化“信用+智慧”監管創新,在打擊走私等方面推動跨部門信息共享、監管聯動,實現高效精準協同監管。

12.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更好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疊加效應,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金融、通關便利等領域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融,有序擴大海南自由貿易港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建立健全同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合規機制、符合國際慣例的補貼體系,完善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機制。積極參與服務貿易國際標準制定和實施。在知識產權保護、動植物新品種保護、地理標志等方面,加強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交流合作,推動更多海南產品納入中歐地理標志互認目錄。落實好海南省對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先行先試任務舉措,加快推進電子單據、電子簽名互認等試點。擴大暫時進出境修理、再制造產品進口等試點經濟效益。

13.優化升級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強化海南自由貿易港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推動優化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關稅、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等貿易政策。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海關智慧監管平臺互聯互通。完善鼓勵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發展政策。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國際郵件快件“境內海外倉”。

探索更加安全、便利、高效的內外資準入協同模式。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條例。推動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海南省目錄),推動縮減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持續優化海南自由貿易港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引進、培育一批標志性、引領性外資項目,打造“投資自貿港”品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健全對外投資管理服務體系。

14.促進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動。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完善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和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支持開展跨境資產管理等業務創新,推動優化跨境投融資前置環節管理措施,支持財資中心建設。擴大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優質企業名單覆蓋面,推動跨境結算便利化。支持境內外有限合伙人投資海南。推動擴大海南免簽國家范圍,拓展入境渠道,逐步延長免簽停留時間,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服務水平。優化境外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和認可境外職業資格流程。深化“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改革,完善航運金融、融資租賃、保險、海事仲裁等領域配套政策體系,支持洋浦港打造區域船燃加注中心。積極利用第五、第七航權政策,鼓勵航空公司開辟國際航線。推動出臺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擴大跨境數據專用通道場景應用。探索建立海南自由貿易港數據跨境流動區域合作機制,深化瓊港數據跨境合作。

15.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交匯點。提升“兩個基地”“兩個網絡”“兩個樞紐”能級。探索實施全球資源要素引進計劃和重點國別合作計劃,推進“全球自貿區(港)伙伴計劃”擴容提質,吸引跨國公司和科技類、經濟類、生態環保類國際組織落戶。利用好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平臺,打造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交往、交易中心。完善促進瓊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加快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建設,打造南北航線的南樞紐港、東西航線的東樞紐港,以“雙樞紐港”為戰略,建立緊密連通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大洋洲、歐洲、美洲和國內主要港口的海上航線網絡,推進洋浦港與阿布扎比港“一帶一路”姊妹港建設。優化瓊州海峽“黃金水道”和客貨運輸通道,建設高水平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加大對日韓、東南亞等周邊航線拓展力度,加強與國內樞紐城市高頻互聯。

五、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更深層次協同教育科技人才發展

16.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制定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實施意見,建立一體化謀劃、部署、推進工作機制。健全“產業立題、企業出題、人才答題、科技解題”協同機制,圍繞“4+3+3”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科技領軍企業需求集聚部署科教資源。探索“園區+科研+教育”海南模式,依托重點園區,聯合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及科技龍頭企業創建高等研究院,做大做強大學科技園。強化校企聯合開展人才培養、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和科技成果直接轉化應用。

17.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一步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布局結構,支持海南大學創建“雙一流”大學,支持海南師范大學、海南醫科大學等院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特色錯位發展,對標產業發展所需人才,優化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支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與高校、職業院校共建現代產業學院、產業特色專業群、職教集團等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平臺。完善普惠性幼兒園布局規劃,“一點一策”有序推進鄉村教學點撤并,優化鄉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支持學位緊缺的市縣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提升普通高中就學比例。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程,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促進基礎教育集團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健全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專門教育保障機制,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支持引導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弘揚教育家精神,深化教師評價改革,突出教育教學實績,破除崗位聘任“終身制”。實施公辦中小學教師優化配置改革,盤活編制和崗位資源。推進教育數字化,完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保障體系。完善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健全社會共育體系。

18.打造科技創新和科技體制改革“雙高地”。統籌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創建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聚焦“國家所需、海南所能、產業所趨、民生所盼”,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建立高效協同、快速轉化的科研攻關機制。爭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家科技創新平臺基地落地海南,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創新體系,加快推動崖州灣科技城科教融匯、產教融合。

深化科技計劃和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改革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實施基礎研究行動計劃,更大范圍推動經費“包干制”,推行項目“揭榜掛帥”、“賽馬”、聯合項目等新型管理制度,建立自由競爭遴選和穩定滾動支持、專家實名推薦的非共識項目相結合的篩選機制,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探索給予高校、科研院所、創新聯合體以及產業創新聯盟等在攻關任務分解、科研經費使用、收入分配、職務科技成果權屬等方面更大自主權。健全新型研發機構運行和保障機制。鼓勵科研類事業單位試行企業化管理,支持成果轉化股權并進行收益激勵。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和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建立企業常態化參與科技創新決策的機制,單列企業科研賽道。支持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及省級科技攻關任務,大幅提升企業牽頭項目比重。支持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組建產業創新研究院、產業創新聯合體和產業創新聯盟。改革支持企業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推行“投貸聯動”“撥投結合”等支持措施,完善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應用政策。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建立國有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剛性增長機制。鼓勵開發科技保險、科技貸等科技金融產品,建立企業創新積分制,支持創新積分情況良好的科技型企業融資。

健全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鼓勵科技成果“先用后轉”“先投后股”。探索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路徑,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盤活存量專利,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依托國家技術轉移海南中心、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等打造技術市場服務平臺,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產業驗證平臺。加強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推動科學技術獎勵改革。

打造科技開放合作高地。實施國際科技合作標桿性項目,建設“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鼓勵外資研發機構在海南設立研發中心和組建聯合研發機構,在重點園區建設國際研發中心聚集地。積極舉辦大型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發起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推動國際大科學計劃國家級科研項目落地。

19.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計劃評審和管理機制。以薪酬水平為主要指標評估人力資源類別,推動人才分類評價改革,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修訂海南省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探索建立符合新職業(新業態)特點和人才職業發展需要的職稱評價標準。加快人才授權松綁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自我約束和外部監督機制。深入整治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現象,開展科教界“唯帽子”治理工作。

制定具有海南自由貿易港特色的人才集聚地建設方案,爭創國家級吸引集聚人才平臺。建立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人才“雙向”流動機制,推行“科技副總”等人才雙向流動鼓勵政策。完善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及配套生活、學習等長周期穩定支持機制,深入實施“南海新星”項目、博士后培養倍增行動等青年人才項目。

打造適應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求的人才數字化服務和管理平臺,聚焦產業需求舉辦國際性創新創業活動。推動外籍、港澳臺人才在海南工作居留政策更加開放、便利,深化外國人工作、居留許可“一窗通辦、同時發證”制度,豐富“五星卡”應用場景,落實好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政策。落實推進高技術人才移民相關安排。

六、突出陸海統籌、山海聯動、資源融通,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

20.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對在海南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放開落戶限制,鼓勵舉家進城落戶。完善戶籍遷移網上辦理。健全居住證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銜接機制,穩步推進居住證與戶籍“同城同權”。完善公共服務保障制度,增加居住證附著的公共服務和辦事便利項目。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險、住房保障、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等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探索與居住年限和社保繳納情況相掛鉤的緊缺優質公共服務梯度供給制度,穩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由常住地供給、覆蓋全部常住人口。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

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下足功夫提升功能品質。優化居住建筑高度管控政策,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出臺支持城市更新政策,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21.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出臺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修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農墾國有資產進入交易市場。開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全省試點。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推動鄉村特色產業強鎮強村,打造和美鄉村“海南樣板”。優化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建立健全農業“良種、良田、良機、良法”管理長效機制。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健全脫貧攻堅政府投入形成資產的長效管理機制。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責任制,建立健全糧食生產者收益保障機制。

2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強化國土空間優化發展保障機制,統籌協調各類設施和項目用地的空間需求,分區分類推進詳細規劃編制,加強規劃精細化管理。改革和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將各類耕地占用納入統一管理。完善補充耕地質量驗收機制,確保達到平衡標準。探索集中墾造耕地定向用于特定項目和地區落實占補平衡機制。探索耕地保護利用新機制,有序推進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高品質復合利用。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和管護機制,嚴格“一張圖”管理。建立耕地種植用途監測網絡,加強耕地種植用途管控。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有序推進全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優化土地管理,健全同宏觀政策和區域發展高效銜接的土地管理制度,優先保障海南主導產業、重大項目合理用地。按照海南自由貿易港產業定位改革土地供應方式,完善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制度,探索對產業鏈關聯項目涉及的多宗土地實行整體供應。加快發展建設用地二級市場,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換,大力盤活閑置土地和低效用地,開展產業園區用地專項治理,建立土地“批、供、用、補、查”全生命周期監管機制。落實新增城鎮建設用地指標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協調機制。在三亞經濟圈等區域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23.深化農墾改革。推動“五個一”建設,提升天然橡膠戰略保障能力。開展墾地融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支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騰退建設用地節余指標跨區域調劑,有序推進農墾土地資產化資本化和非經營性建設用地移交地方,妥善化解土地領域歷史遺留問題,盤活墾區土地資源。深入推進墾區民生改善和墾地融合發展,加強墾區職工群眾住房保障,推進墾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深化居管理體制改革。健全海墾集團管理體制,構建海南農墾特色產業體系。

24.加快建設“三極一帶一區”。著力發展壯大“三極”,加快以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建設帶動海口經濟圈協同聯動發展,推動三亞經濟圈“國際旅游勝地+自貿港科創高地”雙引擎發力,發揮洋浦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樣板間”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提升儋洋經濟圈聚合效應。精心打造“一帶”,推動瓊海、東方、樂東等濱海型城鎮化試點建設,文昌全域發展航天城,沿海市縣向海拓展城市功能。高水平建設“一區”,開展五指山等生態型城鎮化試點,促進中部與沿海聯動發展。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構建跨市縣合作發展新機制,推動基礎設施、產業鏈供應鏈、公共服務、生態保護共建共享。

七、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全面推進法治海南建設

25.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監督工作,強化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和國有資產管理、政府債務管理監督,加快完善提升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立健全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報告制度。加強人大監督滿意度測評。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完善議事規則和詢問、評議、聽證制度。完善人大的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實施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

深化立法領域改革,注重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立法,加強“小切口”“小快靈”立法。統籌用好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經濟特區法規和一般地方性法規制定權,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加快封關運作相關立法,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依法開展立法創新,加快形成與國際規則緊密銜接、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法規制度體系。圍繞貿易投資、港航一體化等方面,探索跨省域區域協同立法。推動社會文化背景、地理環境、自然稟賦相近的有立法權的市縣之間開展協同立法。加強法規合法性審查和備案審查工作,完善全省統一的備案審查信息平臺。

26.完善協商民主機制和大統戰工作格局。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完善政協協商議政程序規則,暢通政協委員知情明政渠道,完善協商民主體系,豐富協商方式。健全協商議政成果的采納、落實、轉化及跟進督促、及時反饋的常態化機制。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服務人民機制建設,深化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機制。完善政協民主監督機制。

完善大統戰工作機制。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完善黨外代表人士選育管用留機制。制定海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海南實踐,規范流動信教群眾服務管理。推動知聯會等組織加強規范化建設,加強無黨派人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政企溝通協商機制,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完善港澳臺和僑務工作機制。

27.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制定省重大行政決策目錄管理辦法,完善法規規章“四評估一審查”機制。健全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參與政府部門重大事項、重要文件合法性審查工作機制。推進海南省政府總法律顧問試點。出臺重點領域綜合行政執法協作細則,開展派駐執法試點。規范綜合執法機構人員編制管理,加強基層執法力量建設和人員教育管理。建立行政執法監督與法治督察、檢察監督等的協作機制,規范行政處罰等領域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修訂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辦法。深化行政復議調解和解工作。

鞏固深化機構改革成果,健全完善部門運行機制,加快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深化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賦予特大鎮同人口和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配合完善垂直管理和地方分級管理體制,健全地方相關部門與垂直管理機構協作配合機制。健全園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強化事業單位公益屬性,推動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完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等配套措施,賦予高等學校、公立醫院、科研院所更大法人自主權。建立健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執行情況和使用效益評估制度。

28.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全面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推進庭審實質化,完善非法證據排除工作機制。深化審判權和執行權分離改革,探索建立上下聯動、高效運行的執行體制機制。深化執行全流程公開,強化檢察機關對民事、行政執行活動的全程監督。深化和規范司法公開。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加強對司法權力的內部監督制約,推動法官、檢察官懲戒工作實質化運行。深化行政案件級別管轄、集中管轄、異地管轄改革。

加強對民事執行消極執行、久拖不執等行為的法律監督。加強人權執法司法保障,完善事前審查、事中監督、事后糾正等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善意文明司法的制度機制。深入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推進公安機關機構編制管理改革。規范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制度。開展輔警管理地方立法。

29.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深化“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支持市縣建設高水平法律服務平臺。開展特殊群體“法援惠民生”系列專題活動,改進法治宣傳教育。繼續深化公證體制改革,探索“公證+區塊鏈”“賦強+調解”等新模式的運用。推動司法鑒定地方立法,指導行業協會合理降低司法鑒定收費。出臺公證、司法鑒定便民措施。深入推進未成年人護苗專項行動,完善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機制。推進涉未成年人“三合一”綜合審判機制改革。深化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

30.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倡導企業優先選擇仲裁、商事調解等非訴訟方式解決商事糾紛,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實施臨時仲裁司法審查集中管轄,探索建立臨時仲裁司法審查和執行工作機制。完善國際商事糾紛案件集中審判機制,推動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商事審判機構。加快建設海南一站式域外法服務平臺。積極推廣適用海南“協議管轄示范條款”。加快商事調解地方立法。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務區建設。出臺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進涉外法學學科建設。

八、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31.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完善檢查考核指標體系。堅持和完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健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促進機制。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健全大宣傳工作機制,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完善提升“南海云”省級融合技術平臺。健全完善大外宣工作格局,建設海南國際傳媒港,講好海南自由貿易港故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完善輿論引導機制和輿情應對協同機制,打造網上聚合發聲矩陣。

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打造“理論瓊崖”新媒體思想理論平臺。改進創新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制。用好海南瓊崖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優化海南英模人物選樹和宣傳學習機制,創新愛國主義教育和各類群眾性主題活動組織機制。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建立健全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協同治理機制。健全“掃黃打非”高效處置工作機制。

32.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微地標”。實施“一縣一品”文化品牌戰略,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增加農村優質文化資源供給。探索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探索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非遺館等建立聯動機制。完善瓊劇藝術院團建設發展機制。健全重大文藝項目策劃、調度、激勵機制,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深化文娛領域綜合治理。

高水平建設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積極申報“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世界雙遺產。分類推進體育事業單位深化內部改革,推動體育協會規范化、實體化發展,完善競技體育發展模式。

33.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國際文化交流合作高地。高水平建設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動建設中國海南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大力推動藝術旅游、文博旅游、非遺旅游、海洋旅游、航天旅游、旅游演藝等創新發展,支持海口打造“演藝之都”,大力引進國際高端演藝,舉辦高水準國際性音樂節、藝術節。持續提升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歡樂節、東坡文旅大會等文化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完善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統籌協調機制,充分發揮海南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作用。完善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文旅金融服務中心。

九、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

34.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就業促進規定,進一步樹立就業優先導向。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管好用足“就業驛站”,建立健全“產業企業用工+訂單式本地勞動力精準培訓”聯動機制。完善創業帶動就業政策體系,堅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支持全鏈條改革。健全多層次、多元化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技能自貿港”行動,推進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完善供需對接機制,高質量建設一批培訓資源“綜合體”。完善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健全根治欠薪長效機制。

35.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推進健康海南暨人均預期壽命提升行動。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強化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應急處置、醫療救治等能力,完善“1+5+N”疾控體系。建立醫療、醫保、醫藥統一高效的政策協同、信息聯通、監管聯動機制。加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構建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健全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投入機制、醫療服務價格、人事編制、薪酬制度等重點環節改革。引導規范民營醫院發展。深化基層衛生綜合改革,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推進以服務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緊密型醫聯體醫保打包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國際醫療服務管理,推動跨境就醫結算。完善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財政投入、醫保、人才和藥品管理機制,推動黎族醫藥產業發展。健全支持創新藥、特醫食品和醫療器械發展機制。深入推進真實世界數據在醫保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創新應用。加快建設數字健康創新應用示范省。

36.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優化完善全省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更多事項“一網通辦”“跨域通辦”“跨省通辦”。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監管制度。大力發展第二、三支柱養老保險,努力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不斷完善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支持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建立健全新就業形態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機制,擴大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擴面長效機制,深入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鄉統籌、政策銜接、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完善殘疾人、孤困兒童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加強樞紐型慈善組織孵化培育,促進社區慈善發展。

健全海南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落實生育補貼制度,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用人單位辦托、社區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點等多種模式發展。健全完善老齡工作體系,出臺養老機構及養老、孤殘兒童護理人員激勵扶持政策,探索建立相應的職稱體系。全面推行城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建樞紐帶站點進家庭”模式,建設全省統一的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用好“候鳥”資源,發展銀發經濟。

建立健全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鼓勵有條件的市縣逐步將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鎮住房保障政策范圍。加快構建房地產開發新模式,用好地方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著力穩市場、防風險、促轉型,推動住房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高水平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37.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強化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融合,率先探索園區“機器+區域環評”應用模式。構建全方位、高精度、短周期“天空地海”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施生態環境監測評價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進“一核四區”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探索全域全類型全流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完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規則、生態空間管制規則。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體系,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深化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制度改革。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資產保值增值等責任考核監督制度。實行嚴格的進出境環境安全準入管理制度。滾動實施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標志性工程。

38.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生態環境法規標準和監管體系。加快完善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環境監管體系。持續推進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生態環境新型監管機制。研究構建基于“三水統籌”的流域水質監測評價體系。健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機制,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謀劃創建海南熱帶海洋國家公園。

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海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建設多元化生態保護修復投入機制,打造全國“山水工程”樣板。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健全水資源監測、超載治理、取用水監管機制,打好“六水共治”攻堅戰。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調查和監測體系。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加強海洋和海岸帶國土空間管控,實施海域立體分層設權,探索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機制。強化海洋綜合執法。健全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逐步實現生態產品總值常態化核算。深化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國有農用地使用權配置規則,完善“凈礦”出讓制度。深化實施松濤水庫流域生態補償。統籌推進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39.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頂層設計、空間布局,探索引進國際綠色金融標準和業務。逐步建立以新型電力系統為關鍵支撐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實施低碳示范引領工程,建設一批低碳園區、低碳社區、低碳景區、低碳建筑等低碳示范項目。高質量打造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和中歐(保亭)綠色數字創新合作區。鼓勵相關項目通過購買綠證綠電進行可再生能源消費替代,支持各類企業購買綠證、使用綠電。依托海南碳普惠等綠色低碳公眾服務平臺,豐富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交通等應用場景,以數字化引領公眾綠色低碳新風尚。

加快建立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健全綠色低碳源頭產業鏈。開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拓展綠色產品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實施熱帶島嶼氣候變化風險管理,增強氣候韌性。探索碳排放雙控管理機制。逐步構建重點行業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體系。引導企業參與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海洋碳匯項目開發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開展國際藍碳相關標準研究。

十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

40.加強安全保障和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政治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推進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規范化建設,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健全海南自由貿易港風險防控專項工作組機制,圍繞貿易、投資、金融、公共衛生、生態、網絡等重點領域,建立健全重大風險識別防范制度。持續推動海南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海關智慧監管平臺等信息化建設。加強海外利益和投資風險預警、防控、保護。加強“一線”進出境環節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控。加快構建以省應急物資儲備中心為樞紐的應急搶險救災物資儲備保障體系。健全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監測預警、會商研判、應急響應、救援處置工作機制,建立“一件事”全鏈條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堅持完善重大突發公共安全事件處置“三同步”機制,構建處置閉環體系。構建監測預警應急處置一體化網絡安全體系,防范化解網絡安全風險。

41.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深化基層治理體系改革。加強市域社會治理。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機制。推動城鄉社區黨建、綜治、城管等各類網格“多格合一”“多員合一”。創新和推廣運用“積分制”管理,引導村(居)民主動參與基層治理。扎實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

建立社會組織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制度。支持社會組織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搭建行業公共服務平臺、成立行業調解機構。建立社會組織公益創投長效機制。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完善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依法打擊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犯罪活動,創建高度開放條件下的全國最安全地區。

42.創新軍地合作體制機制。堅持黨管武裝,加強新時代人民武裝工作。健全軍地民協同管理機制,探索融合空域、動態空域管理模式。完善融合發展需求工作制度,健全協調對接機制。建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機制。完善軍隊副食品集中籌措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海南商業航天領域安全管理統籌機制。優化邊海防領導管理體制機制,完善黨政軍警民合力治邊機制。健全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完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扶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創新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完善雙擁工作機制。探索建立省際“榮軍聯盟”。探索省級榮軍優撫醫院與高水平醫院深度融合共建機制。優化軍供布局,創新軍供服務保障內容和方式。持續推動解決“三后”問題。推進軍民一體化應急應戰體系和國防動員能力建設,健全維護海洋權益機制,軍地合力守好祖國南大門。

十二、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領導水平

43.堅持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領導。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確政治方向,統籌推動各領域改革朝著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聚焦用力。始終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堅持重大改革事項由黨中央決定,整體工作進度由黨中央把握,政策實施情況及時向黨中央報告。全省各級黨委(黨組)要不斷提高領導、謀劃、推動改革的能力水平,健全改革議事決策機制,優化重點改革方案生成機制,確保各項改革舉措扎實有力推進。堅持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強化改革激勵、注重典型選樹,營造改革創新、擔當作為良好氛圍。

44.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樹立鮮明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做深做實干部政治素質考察,持續完善體現新發展理念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考核評價體系,健全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健全干部作風能力建設長效機制,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探索完善主動發現、精準識別、及時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領導干部工作機制。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推進市縣黨校辦學體制改革。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任期制,健全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變動交接制度。聚焦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實施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整體效能提升行動。持續完善黨建引領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制度體系,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完善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機制。

45.深入推進清廉自貿港建設。圍繞推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強和改進“4·13”監督檢查,健全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機制。深化海南“監督一張網”建設,探索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實踐路徑。鞏固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將紀律教育嵌入干部選育管用全過程。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加強誣告行為治理,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持續精簡規范會議文件和各類創建示范、評比達標、節慶展會論壇活動,制定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并開展清理規范,嚴格控制面向基層的督查、檢查、考核總量,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

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腐敗,把嚴懲政商勾連腐敗作為重中之重,豐富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有效辦法,堅持風腐同查同治,鞏固拓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成果,探索對重點行賄人的聯合懲戒機制,強化對行賄、介紹行賄、洗錢等腐敗關聯犯罪的全鏈條懲治。持續推進追逃追贓工作,健全防逃體系。持續深化拓展“機器管+”工作機制改革,持續完善廉政風險提示、制度廉潔性評估等創新舉措。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探索開展提級巡視、聯動巡視,統籌開展交叉巡察,健全覆蓋巡視巡察整改全周期的責任體系和制度流程。持續深化派駐機構改革。優化基層紀檢監察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完善片區協作工作機制,統籌用好監督力量。

46.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全省各級各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不折不扣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堅持系統觀念,面對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改革事項要向前一步、主動作為,聯動協作、同題共答。要求真務實抓落實,強化想抓落實的自覺、敢抓落實的擔當、善抓落實的能力,深化細化實化改革舉措,科學制定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鏈。強化督促檢查抓落實,把重大改革落實情況作為政治監督、督查檢查、巡視巡察重要內容,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

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投身改革,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奮力爭當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示范、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海南篇章而努力奮斗。

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
2024年9月2日印發


附件

相關文檔

我要咨詢